风电面临外送难题 专家认为需要电力改革
发布日期:2011-09-05 08:56:00
风力发电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清洁能源,在呼伦贝尔,当地风电企业仍然受到“当地发电只能当地消化”的问题困扰。专家认为,未来电力改革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,风力资源丰富,属于国家规划的二级风区,华能、神华、大唐等知名企业相继在当地投资,风电发展迅速,截止到2010年底,全市已经拥有风电发电能力20万千瓦,按照十二五规划,2015年全市风电资源规模将达到1700万千瓦。
但是一方面风电场发电能力增长飞速,另一方面发出的电却没法销出去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2009年呼伦贝尔电网整体划转东北电网,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尴尬状况,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。
呼伦贝尔遭遇的困局,在风电发展迅速的河北张家口等地都普遍存在。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长军告诉记者,这就是我国风电发展的瓶颈所在,以占中国风电资源接近一半的内蒙古为例,本身西部电网和东部电网都不是很强大,但是风电发展又很快。所以怎么解决外送问题,这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当前很多大的风电基地已经“电满为患”,电发出来,却送不出来,弃电现象较为严重。谢长军建议风电布局向一些潜力地区倾斜。在东三省、内蒙古等地放缓开发速度,转向了云南、安徽等电网比较好的地区再开发。
其实按照《可再生能源法》的相关要求,国家电网有接受风能发电的义务,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电力改革。
韩晓平认为,更根本的问题是电力改革。电力改革每一个省都是独立的实体的话,各省之间就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易。而现在电网公司在上面总控制,各省有效交易是不存在的。所以它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,一个地方窝电,另一个地方电根本不够用。
类似电网引发的相关利益之争,在电信等诸多垄断领域同样存在。电力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垄断,希望这样的过程不要太漫长。
来源:中广网 供稿:可再生能源事业部